二桃殺三士,是記載在晏子春秋中的一個故事,大概的故事內容是說,在春秋時代,齊國齊景公在位的時候,齊國朝中有三位勇士大臣,田開疆、古冶子和公孫接,不僅勇武過人,而且都為齊國立過大功。

有一次宰相晏子經過三人身邊,這三個人並沒有跟晏子打招呼,於是晏子去見齊景公,跟齊景公說:「君主蓄養勇士,是為了要保衛國家,可是田開疆、古冶子和公孫接三人,驕傲狂妄,不懂禮法,將來一定會作亂。」

齊景公很憂心,認為三人都有萬夫莫當之勇,不會輕易束手就擒。

晏子就獻上一計,請田開疆、古冶子和公孫接三人來,然後拿出二個桃子對三人說:「人多桃子少,誰功勞大的誰就拿去吧!」

於是公孫接、田開疆各自述說了自己的功勞,然後就各拿了一個桃子;這時古冶子就拔劍而起,把自己的功勞也述說了一遍,然後說:「把桃子都拿來吧!」

公孫接、田開疆聽古冶子這麼一說,就說:「我們功勞沒你大,卻取桃不讓,是貪也;做出這樣的事卻不死,是無勇也。」然後便自殺死了。

古冶子看到二人自殺身亡,便說道:「他們死了,而我獨活,不仁;羞辱別人,吹捧自己,不義;怨恨自己所做所為,卻不敢死,無勇。」然後古冶子也自殺死了。

三人死後,齊景公收斂了三人,以士大夫的禮節安葬了三人。

晏嬰是齊國名相,晏子春秋成書於戰國時期,是記載晏嬰言行活動的一部書,書中記載這個故事,當然是想稱頌晏嬰善用智謀,只用了二顆桃子,就免除了齊國未來可能的傷害。

事實真的是這樣嗎?

三國志.諸葛亮傳中記載,諸葛亮好為梁父吟(父音「甫」)。這個梁父吟是古代山東一帶流傳的歌謠,內容也是描述二桃殺三士故事,卻對晏嬰充滿嘲諷的意味。

梁父吟

步出齊東門,遙望蕩陰里。
里中有三墳,累累正相似。
問是誰家墓,田疆古冶子。
力能排南山,文能絕地紀。
一朝被讒言,二桃殺三士。
誰能為此謀,相國齊晏子。


文字並不艱深,稍有一點基礎,就能了解。

綜合晏子春秋和梁父吟,我們可以歸納出幾個重點:
第一,    公孫接、田開疆、古冶子這三個人並不僅僅是一勇之夫,他們有文化,也深明事理,可以算是文武兼備,只是勇名更盛一些。
第二,    這三位將軍並沒有任何不利於國的事實,所謂” 危國之器”,被害忘想症的成份更高一些。
第三,    晏子建議齊景公除去公孫接、田開疆、古冶子三人,以避免造成未來可能的傷害,其起因僅是因為三人沒有跟晏子打招呼。
第四,    齊景公同意晏子的看法,並且支持晏子採取行動,可見得齊景公對三人已存在不滿。
第五,    晏子這二桃殺三士之計能成功的主要原因,其實是因為公孫接、田開疆、古冶子三人性情剛直,而且有強烈榮譽感和羞恥心,換做其他人,這二棵桃子殺不了人。

即便晏子有賢相之譽,我們也不能不說二桃殺三士,可能是晏子的一大污點,冤殺功臣的可能更高一些。

至於諸葛亮好為梁父吟,歷來看法不外四種:
第一,    認為諸葛亮好為梁父吟,純粹是因為思鄉,與歌謠的內容無關。
第二,    認為梁父吟是通俗歌謠,歌詞可能有多種版本,諸葛亮常唱的並不是這首。
第三,    諸葛亮對政治的殘酷與無情深刻感受,所以好為梁父吟。
第四,    諸葛亮佩服晏子的智謀與功業。

諸葛亮好為梁父吟的真像為何,我們永遠不得而知。但是二桃殺三士的故事,卻足以讓我們深深警惕!

晏子春秋.內篇.諫下.第二十四

公孫接、田開疆、古冶子事景公,以勇力搏虎聞。晏子過而趨,三子者不起。

晏子入見公曰:「臣聞明君之蓄勇力之士也,上有君臣之義,下有長率之倫,內可以禁暴,外可以威敵,上利其功,下服其勇,故尊其位,重其祿。今君之蓄勇力之士也,上無君臣之義,下無長率之倫,內不以禁暴,外不可威敵,此危國之器也,不若去之。」

公曰:「三子者,搏之恐不得,刺之恐不中也。」

晏子曰:「此皆力攻勍敵之人也,無長幼之禮。」因請公使人少餽之二桃,曰:「三子何不計功而食桃?」

公孫接仰天而歎曰:「晏子,智人也!夫使公之計吾功者,不受桃,是無勇也,士眾而桃寡,何不計功而食桃矣。接一搏猏而再搏乳虎,若接之功,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。」援桃而起。

田開疆曰:「吾仗兵而卻三軍者再,若開疆之功,亦可以食桃,而無與人同矣。」援桃而起。

古冶子曰:「吾嘗從君濟于河,黿銜左驂以入砥柱之流。當是時也,冶少不能游,潛行逆流百步,順流九里,得黿而殺之,左操驂尾,右挈黿頭,鶴躍而出。津人皆曰:『河伯也!』若冶視之,則大黿之首。若冶之功,亦可以食桃而無與人同矣。二子何不反桃!」抽劍而起。

公孫接、田開疆曰:「吾勇不子若,功不子逮,取桃不讓,是貪也;然而不死,無勇也。」皆反其桃,挈領而死。

古冶子曰:「二子死之,冶獨生之,不仁;恥人以言,而夸其聲,不義;恨乎所行,不死,無勇。雖然,二子同桃而節,冶專其桃而宜。」亦反其桃,挈領而死。

使者復曰:「已死矣。」公殮之以服,葬之以士禮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穿夾腳拖的老黑胖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